当前位置:主页 > 研究领域查询 > 电子通信信息技术 > 2024年泛在通信国际会议

2024年泛在通信国际会议(Ucom 2024)


会议时间:
2024年7月5日-7日
会议地点:
中国 西安
检索机构:
EI,Scopus
2024年泛在通信国际会议

官网:http://www.ucom.org.cn/
会议时间:2024年7月5日-7日
会议地点:西安
提交截止日期:2024年4月10日
通知到期:2024年5月10日
最终论文到期:2024年6月10日
会议简介:
 
未来的通信系统将是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泛在通信系统,不仅能有效提升网络关键性能,而且能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全球无缝三维覆盖,支持用户随时随地访问,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此外,新业务、新场景(如沉浸式体验、无人服务、数字孪生等)的出现及其对关键性能指标日益苛刻的要求,需要泛在通信系统将通信、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控制、通信等融合在一起。其他技术,从而支持云化、灵活、极简、智能/安全的内生开放网络,提供分布式、跨域、灵活敏捷的能力。尽管近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对泛在通信系统进行了讨论,但对其网络架构、理论、关键技术和挑战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发起召开泛在通信国际会议(Ucom),旨在搭建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邀请全球知名专家学者提出创新见解、方法论、架构、理论、模型。普适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行业发展愿景。本次会议将产生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共同推动泛在通信系统的发展。会议技术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通信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与图像处理、网络、光通信、无线系统的机器学习与优化,以及泛在领域的新兴技术、标准与应用通讯。欢迎广大从事通信技术新理论及其应用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参加。会议技术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通信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与图像处理、网络、光通信、无线系统的机器学习与优化,以及泛在领域的新兴技术、标准与应用通讯。欢迎广大从事通信技术新理论及其应用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参加。会议技术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通信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与图像处理、网络、光通信、无线系统的机器学习与优化,以及泛在领域的新兴技术、标准与应用通讯。欢迎广大从事通信技术新理论及其应用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参加。
 
经过同行评审并经过适当注册和展示后的录用论文将由 IEEE 出版为会议论文集,并被IEEE Xplore收录并被EI compendex和Scopus检索。
 
征文范围:
 
Track 1. 沟通理论与技术
信道建模和估计
能量收集和低能量通信
反馈和双向沟通
全息表面和可重构表面
信息论与渠道容量
集成传感与通信
低分辨率通信
毫米波和太赫兹
下一代 MIMO 和大规模 MIMO
物理层安全
传播和干扰建模
中继和自回程
短数据包和有限块长度通信
可见光通信
调制和信道编码
无线供电和信息传输
轨道 2. 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
波形、编码和调制
迭代技术、检测和解码
非线性信号处理
统计信号处理
通信中的多速率信号处理
移动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光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软件无线电实现中的信号处理
雷达和声纳信号处理
传感器阵列和多通道信号处理
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技术的信号处理
通过图和网络进行信号处理
物联网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实现
图像/视频处理和编码
多维信号处理
图像处理与理解
图像压缩与传输
图像恢复
水印和信息隐藏
视频压缩和流媒体
轨道 3. 网络
 
调度和机会主义
资源管理
URLLC,时间敏感和确定性网络
网络切片
路由和拥塞控制
多跳网络
多路访问和争用
协作通信和网络
认知无线电和网络
频谱感知、访问和共享
无线网络安全和隐私
反向散射通信
边缘计算、边缘智能和雾网络
网络经济学
节能绿色网络
RAN 数据收集和存储增强
未经许可的频谱和许可/未经许可的互联网络
轨道 4. 光通信
 
 
光纤和基于光纤的设备
光传输系统、子系统和技术
网络架构、管理和应用
材料、器件与光电集成
微波光子学和光信号处理
量子光子学及其应用
光子学和通信的机器学习
光通信和网络性能分析
柔性网格弹性光网络
节能/绿色光通信和网络
未来网络的光无线通信应用
混合射频/光无线通信系统和网络
轨道 5. 无线系统的机器学习和优化
无线深度学习
无线强化学习
无线网络的联邦学习和分布式学习
无监督、半监督学习和生成模型
适用于 6G 的受通信启发的机器学习 (ML)
通过无线通道的端到端机器学习
无线机器学习的可扩展性
无线 ML 技术的性能分析
基于机器学习的光束管理
数据驱动的网络建模和优化
人工智能的网络架构
无线网络中的人工智能服务提供
智能绿色无线网络
无线贝叶斯优化
无线的凸和非凸优化
语义和目标导向的通信
无线博弈论方法
无线系统和信道的数据集
轨道 6. 新兴技术、标准和应用
 
传感和定位
联合雷达和通信
互联车辆和车联网 (V2X)
无人机和非地面网络
卫星和深空通信
智能波束形成继电器
分子和纳米通信
物联网和机器类型通信
软件定义无线电和网络
5G NR 和 6G 标准化
802.11 和下一代 Wi-Fi
区块链和密码学
量子通信
创新的植入式和可穿戴设备
对虚拟和增强现实的网络支持
回程/前程网络和通信
集成传感、计算和通信
研讨会1.下一代网络的联合通信、感知和计算
联合通信、传感和计算架构设计
联合通信、传感和计算系统或子系统的性能分析
联合通信、传感和计算系统或子系统的性能优化
具有通信和传感能力的分布式边缘计算系统
用于联合通信、传感和计算系统或子系统的人工智能
联合通信、传感和计算系统或子系统的传输建模和信号处理
联合通信、传感和计算系统或子系统的硬件设计和仿真
联合通信、传感和计算系统或子系统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
用于联合通信、传感和计算系统或子系统的空地一体化和车载系统
 
提交要求
提交的论文必须是英文的。所有论文都将由程序委员会根据技术质量、与无线通信和信号处理的相关性、原创性、重要性和清晰度进行审查。所有纸质提交都将以电子方式处理。不符合提交政策的论文将被拒绝,未经审查。
 
我们要求向 Ucom 提交的任何内容不得已在其他档案会议或期刊上发表或正在审查中。arXiv 上的论文只要提交的论文不引用它们就不会违反此规则。向会议提交论文意味着如果论文被接受,则至少有一位作者将完成常规注册并出席会议展示论文。对于未出席的作者,他们的论文将不会被收录在会议记录中。
 
纸模板
请确保使用标准 IEEE 会议模板来准备您的最终稿件。不符合格式要求的稿件将退回作者修改。并注意相似度分数不应超过 30。
 
所有稿件必须按照上述格式准备和提交。使用其他格式可能会导致论文的会议资格被取消。请注意,每篇接受的论文仅限 6 页,前 5 页免费,第 6 页收费 US$60/400RMB。
 
如何提交论文?
请将论文提交到我们的系统:https://easychair.org/conferences/ ?conf=ucom2024
 
顾问委员会
(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崔铁军,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范惠涛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宇光,香港城市大学
 
冯登国中国科学院院士
 
管晓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Lajos Hanzo,南安普顿大学,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何尤中国工程院院士
 
蒋惠林,长春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腾龙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志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Sherman Shen滑铁卢大学、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王江舟肯特大学、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王贤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姚富强中国工程院院士
 
洪阳中国工程院院士
 
尹浩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宏科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平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志成中国工程院院士
 
指导委员会
 
指导委员会主席
于权,鹏城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张新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OSA Fellow
 
张艳川,中国通信学会
 
Khaled Ben Letaief,香港科技大学,IEEE Fellow
 
 
指导委员会成员
(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艾波,北京交通大学,IEEE Fellow
 
安建平,北京理工大学
 
陈光正,台湾大学,IEEE Fellow
 
陈山志,中国信息通信技术集团公司
 
陈敬东,西北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南池
 
崔曙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IEEE Fellow
 
冯志勇,北京邮电大学
 
朱涵休斯敦大学,IEEE Fellow
 
石进,东南大学
 
孔令江,电子科技大学
 
李肯力,湖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赞
 
李朝晖,中山大学
 
龙克平,北京科技大学
 
牛智胜,清华大学,IEEE Fellow
 
宋凌阳,北京大学
 
Rahim Tafazolli,萨里大学,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田志,乔治梅森大学,IEEE Fellow
 
王新兵,上海交通大学
 
吴启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杨坤,电子科技大学
 
尹经纬,哈尔滨工程大学
 
张勤宇,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张朝阳,浙江大学
 
组织委员会
 
名誉主席
于权,鹏城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主席
张新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OSA Fellow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赞
 
宋童,中国通信学会
 
 
执行联合主席
李云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盛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顾华西
 
 
技术程序委员会主席
陈晓华,成功大学,IEEE Fellow
 
张伟,新南威尔士大学,IEEE Fellow
 
 
颁奖主席
邢成文,北京理工大学
 
朱晓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物主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杨龙
 
 
宣传委员会
贾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王旭,赫瑞瓦特大学
 
耿一男,中国通信学会
 
 
财务主席
梁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本地编曲主席
余德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计划委员会
技术程序委员会主席
陈晓华,成功大学,IEEE Fellow
 
张伟,新南威尔士大学,IEEE Fellow
 
 
Track 1. 沟通理论与技术
 
Lie-Liang Yang,南安普顿大学,IEEE Fellow
 
轨道 2. 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
 
肖佩,萨里大学
 
轨道 3. 网络
 
高跃,复旦大学
 
轨道 4. 光通信
 
易立林,上海交通大学
 
轨道 5. 无线系统的机器学习和优化
 
杨坤,电子科技大学,IEEE Fellow
 
轨道 6. 新兴技术、标准和应用
 
Dusit Niyato,南洋理工大学
 
 
下一代网络联合通信、传感与计算研讨会
 
主席
吴楠,北京理工大学
 
张海军,北京科技大学
 
钱丽萍,浙江工业大学
 
联合主席
徐勇军,重庆邮电大学
 
任超,北京科技大学
 
潘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技术计划委员会
(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安德烈·LF·德·阿尔梅达,塞阿拉联邦大学
 
哈里斯艾哈迈德,马来西亚大学
 
白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尼古拉·卡拉布雷塔,埃因霍温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城分校
 
程文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丁国儒,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丁海洋,国防科技大学
 
潘高峰,北京理工大学
 
高菲菲清华大学 IEEE Fellow
 
管贵,南京邮电大学
 
何睿思,北京交通大学
 
侯伟刚,重庆邮电大学
 
魏皇甫,北京科技大学
 
霍家豪,北京科技大学
 
胡杰,电子科技大学
 
姜春晓,清华大学
 
李玉洲,华中科技大学
 
李莉西南交通大学
 
林云,哈尔滨工程大学
 
希尔米·奥斯曼,廷德尔国家研究所
 
丛璞,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钱丽萍,浙江工业大学
 
石志国,浙江大学
 
石清江同济大学
 
Theodoros A. Tsiftsis,塞萨利大学
 
王惠明,西安交通大学
 
王楠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吴永鹏,上海交通大学
 
向水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杨绍史,北京邮电大学
 
杨婷婷,大连海事大学
 
杨伟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易昌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明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张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张嘉义,北京交通大学
 
赵楠,大连理工大学
 
赵永利,北京邮电大学
 
周福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海波,南京大学
 
 
主讲嘉宾
 
泉宇
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鹏程实验室,深圳,中国
简介:余权(IEEE 院士)于 1986 年获得南京大学无线电物理学士学位,1988 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波传播硕士学位,1988 年获得中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波传播专业博士学位。 .D. 1992年获得法国利摩日大学光纤光学博士学位。目前是中国深圳鹏城实验室的研究教授。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无线网络架构和认知无线电。,Dr. 于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信息网络学报》创始主编。
 
张宏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
简介:张宏科,IEEE Fellow,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在中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气与通信系统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他还就职于中国深圳鹏城实验室新网络部。他的研究成果包括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许多论文、书籍、专利、系统和设备。获国家技术发明两项,着有著作十余部,拥有专利百余项。教授。
 
游小虎
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
中国东南大学
简介:尤晓虎(IEEE Fellow),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分别于1985年和1988年获得中国南京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1990年起在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研究实验室工作,现任主任、教授。长期从事移动通信系统教学、科研和组织管理工作,为我国3G、4G、5G移动通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至2002年担任C3G项目首席专家,负责组织中国3G移动通信研发活动。2001年至2006年担任国家863 Beyond 3G FuTURE项目首席专家。自2013年以来,曾任国家863 5G项目首席研究员。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移动通信系统、信号处理及其应用。尤博士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嘉庚科学奖等重要奖项。他在自适应信号处理和神经网络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领域发表了 200 多篇 IEEE 期刊文章和 2 本书。因其对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贡献于2011年当选为IEEE Fellow。他曾担任2013年IEEE无线通信和网络会议、2016年IEEE车辆技术会议、2016年IEEE车辆技术会议的总主席。
 
安达文之
IEEE院士
日本东北大学
简介:Fumiyuki Adachi 于 1973 年加入 NTT,进行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的各种类型的研究。1992 年至 1999 年间,他在 NTT DoCoMo, Inc. 工作,领导 3G 系统宽带 CDMA 的研究小组。自2000年1月起,他一直在日本仙台东北大学工作。目前,他是东北大学名誉教授。作为国际灾害科学研究所的特聘研究员,他正在领导一个针对 5G 先进系统的弹性无线通信研究小组。他的研究兴趣是无线信号处理和网络领域。他是 IEEE 终身研究员和 IEICE 终身研究员。他曾获得 2000 年 IEEE 车辆技术协会前卫奖、2002 年 IEICE 成就奖、2004 年汤姆森科学研究前沿奖、
 
登记
 
 
类别 注册类型 注册费(美元/人民币)
作者 非 IEEE 会员 550.00 美元 ¥3,850.00
IEEE会员 500.00 美元 ¥3,500.00
学生(非 IEEE 会员) 450.00 美元 ¥3,150.00
学生(IEEE会员) 400.00 美元 ¥2,800.00
听众 非 IEEE 会员 400.00 美元 ¥2,800.00
IEEE会员 350.00 美元 ¥2,450.00
学生(非 IEEE 会员) 300.00 美元 ¥2,100.00
学生(IEEE会员) 250.00 美元 ¥1,750.00
其他 额外纸张/每一张 300.00 美元 ¥2,100.00
附加页/每一页 30.00 美元 ¥210.00
 
 
注意事项:
所有会议论文均需至少一名作者付费注册并现场发表
 
一次常规注册可以涵盖一篇 5 页以内的论文,包括所有图形、表格和参考文献。额外的页面将收取费用。
 
学生报名及缴费时须提供有效证明。(以学生证为例)
 
仅可使用银行转账。银行信息已在网上登记系统上显示。
 
有论文的作者,请在付款时备注“ Ucom 2024+论文ID ”;无证件参会者请备注“ Ucom 2024+参会者姓名”。
 
请按照通知信上注明的注册说明进行操作。如果您对报名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彭老师,(+86)28-8755-5888、(+86)19182240053,或发送邮件至: Ucom@xidian.edu.cn。
 
退款/取消政策:
如果注册者因任何原因无法参加活动,他们可以通过与注册服务商的安排,由合著者或来自同一机构/组织的其他人代替。书面取消请求必须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会议秘书: Ucom@xidian.edu.cn。
 
如果取消、部分取消或修改,则需支付以下费用:
 
活动日期前 30 天:需支付 30 美元手续费
活动日期前 29-20 天:需支付 30% 的手续费
活动日期前 19-10 天:需支付 50% 的手续费
活动日期前 9-0 天:不予退款
缺席政策:
如果作者缺席,在任何情况下,作者都需要支付 100% 的货值(包括增值税)。
 
不可抗力
如果因“不可抗力”的情况而阻碍或影响会议的进行,主办方不承担责任、退款或支付任何赔偿。构成“不可抗力”的情况包括我们即使尽了应有的谨慎也无法预见或避免的任何事件。此类情况包括火灾、洪水、爆炸、风暴或其他天气损害、闯入、刑事损害、骚乱或内乱、工业行动、自然或核灾难、火灾、恶劣天气条件、战争或战争威胁、实际或威胁恐怖主义活动、流行病和我们无法控制的所有类似情况。
类别 注册类型 注册费(美元/人民币)
作者 非 IEEE 会员 550.00 美元 ¥3,850.00
IEEE会员 500.00 美元 ¥3,500.00
学生(非 IEEE 会员) 450.00 美元 ¥3,150.00
学生(IEEE会员) 400.00 美元 ¥2,800.00
听众 非 IEEE 会员 400.00 美元 ¥2,800.00
IEEE会员 350.00 美元 ¥2,450.00
学生(非 IEEE 会员) 300.00 美元 ¥2,100.00
学生(IEEE会员) 250.00 美元 ¥1,750.00
其他 额外纸张/每一张 300.00 美元 ¥2,100.00
附加页/每一页 30.00 美元 ¥210.00
 


该学术会议为网页翻译,学术会议内容可能会有差异,一切以官网为准-会议官网:http://www.ucom.org.cn/
按检索机构查询学术会议:
SCI EI CPCI CNKI Scopus Inspec IEEE Xplore Sc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