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研究领域查询 > 电子通信信息技术 > 2024年第6届硬件安全与信任国际会议

2024年第6届硬件安全与信任国际会议(ICHST 2024)


会议时间:
2024年7月12日至14日
会议地点:
中国 南京
检索机构:
EI,Scopus
2024年第6届硬件安全与信任国际会议

官网:http://www.ichst.org/
提交截止日期:2024 年 4 月 10 日
录取通知书:2024 年 5 月 5 日
报名截止日期:2024 年 5 月 20 日
会议日期:2024年7月12日至14日
 
2024年第六届硬件安全与信任国际会议(ICHST 2024)将于2024年7月12-14日在中国南京举行,作为ICSIP 2024的研讨会。本届大会由东南大学主办,网络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无锡校区承办。
 
计算和通信系统的快速普及,以及现代生活各个领域的计算能力和连接性的不断增强,将安全性带到了系统设计、测试和验证过程的最前沿。物联网 (IoT) 体系中这些系统新应用空间的出现正在创造新的攻击面以及对安全和可信系统操作的新要求。此外,微芯片、PCB 以及其他电子元件的设计、制造和分销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分布在全球范围内,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漏洞。因此,硬件在系统安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许多新兴的系统和应用漏洞以及与硬件相关的防御机制。
ICHST 是一年一度的研讨会,旨在促进基于硬件的安全研究和开发的快速增长。它强调了硬件和系统安全领域的新成果。相关研究主题包括安全硬件的技术、工具、设计/测试方法、架构、电路和应用。
 
2024年第6届硬件安全与信任国际会议(ICHST 2024)作为ICSIP 2024会议分论坛,将于2024年7月12-14日在中国南京召开,由东南大学主办,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以及东南大学大学无锡一致性承办。会议旨在为与会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讨论硬件安全与信任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同时,我们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建立起间、学术界与产业界、政府与非政府间的联系,能够鼓励交流和分享,以促进硬件安全与信任行业的发展。
 
出版与索引/出版检索
 
所有提交的论文全文都将根据原创性、技术和/或研究内容/深度、正确性、与会议的相关性、贡献和可读性进行同行评审和评估。作为ICSIP 2024的研讨会,ICHST 2024录用和提交的论文将作为专章发表在ICSIP 2024会议论文集上,然后提交Ei Compendex和Scopus检索。
 
欢迎通过投稿系统提交全文(用于发表和演示)或摘要(仅用于演示)。
 
2024 年第六届硬件安全与信任国际会议 (ICHST 2024) 是展示硬件安全与信任领域新进展和研究成果的首要论坛。此次会议将汇集来自世界各地感兴趣领域的领先研究人员、工程师和科学家。感兴趣的提交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硬件
安全原语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工具
新兴和纳米级设备
特洛伊木马和后门
侧通道攻击和缓解
故障注入和缓解
(反) 逆向工程和物理攻击
防篡改
防伪
架构
可信执行环境
缓存端通道攻击和缓解
隐私保护计算
片上系统 (SoC)/平台安全
FPGA 和可重构结构安全
云计算
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
系统
物联网 (IoT) 安全
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安全
智能电网
安全 汽车/自动驾驶车辆安全
网络物理系统安全
(对抗) 机器学习和网络欺骗
 
一、论文格式要求
邀请潜在作者通过 ICHST 2024 会议网站提交全文论文(最多 5 页的技术内容,包括图表和可能的参考文献)或扩展摘要(用于口头报告)。稿件应是原创的(未在其他地方提交/发表)并按照标准双栏论文模板撰写。接受的摘要将不会发表,但摘要和/或演示文稿将包含在 ICHST 2024 会议计划中。接受的论文和摘要将安排在讲座和海报会议中。
 
二. 模板
为了帮助确保格式正确,请使用 样式文件 作为提交的模板。违反任何上述纸张规格可能会导致您的论文被拒绝。
 
三.提交
请通过 投稿系统提交您的论文。提交后,您将在2个工作日内收到会议秘书曹晴女士的确认邮件。
 
四.抄袭政策
所有提交给 ICHST 的论文都将接受抄袭检查,包括自我抄袭。如果发现一篇论文属于抄袭范畴,该论文将被自动拒绝。被认定为抄袭类别的论文作者名单将转发给媒体和您的组织。
 
ICHST 2024 会议委员会

 
咨询委员会
Sun-Yuan Kung 教授(IEEE 终身院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Victor CM Leung 教授(IEEE 终身院士)中国深圳大学
张锐教授(IEEE 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
 
大会主席
李兵教授,东南大学,无锡,中国
 
会议组织主席
陈立泉教授,东南大学,中国
 
会议组织联合主席
李涛教授,东南大学,中国
 
技术计划委员会主席
周其厚教授,迈阿密大学,美国
王朝晖教授,中国海南大学 王伟伟 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
韩金光教授,东南大学,中国
孟伟志教授,丹麦技术大学,丹麦
 
技术计划委员会联合主席
徐树文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
院士 Linning Peng 教授,中国东南大学
Nan Li 博士,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
Wanpeng Li 博士,英国阿伯丁大学
 
出版主席
胡爱群教授,东南大学,中国
 
技术委员会
穆才红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
陈冠南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中国
黄绍光教授,中国地质大学,中国
Bok-Min Goi 教授,马来西亚东姑阿都拉曼
大学 李小龙教授,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
院士。李萌教授,深圳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
院士 秦中元教授,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
院士。韩平教授,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
院士。庄培贤教授,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 陈旭阳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
院士 彭蕾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
副教授。熊刚教授,中国上海交通大学
Parfait Tebe 博士,中国
成都大学 吴龙文博士,中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陈高博士,中国东莞理工大学
罗中强博士,四川大学科学与工程,中国
Saeed Mian Qaisar 博士,沙特阿拉伯埃法特大学
Amine Khaldi 博士,阿尔及利亚 Kasdi Merbah Ouargla 大学
 
 
主题演讲嘉宾-ICHST 2024
 
IEEE 终身院士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Sun-Yuan Kung 教授
 
演讲题目:人工智能时代(摘要)
 
SY Kung,IEEE 终身院士,普林斯顿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 VLSI 阵列处理器、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网络、神经架构搜索和压缩隐私。他是 IEEE 信号处理协会多个技术委员会的创始成员。他于1988年当选为IEEE Fellow,并担任IEEE信号处理协会理事会成员(1989-1991)。他因在“信号处理的并行处理和神经网络算法”方面的贡献而获得 IEEE 信号处理协会技术成就奖(1992 年);IEEE信号处理学会杰出讲师(1994年);IEEE 信号处理协会获奖者 最佳论文奖(1996);IEEE 第三千年奖章(2000 年)和 CIE-USA 杰出成就奖(2023 年)。自1990年起,他担任《VLSI信号处理系统杂志》的主编。他撰写和合着了 500 多本技术出版物和大量教科书,包括《VLSI 阵列处理器》,Prentice-Hall (1988);《数字神经网络》,Prentice-Hall (1994);“主成分神经网络”,John-Wiley (1996);“生物特征认证:一种机器学习方法”,Prentice-Hall (2004);和“核方法和机器学习”,剑桥大学出版社(2014 年)。他曾担任《VLSI 信号处理系统》杂志的主编。他撰写和合着了 500 多本技术出版物和大量教科书,包括《VLSI 阵列处理器》,Prentice-Hall (1988);《数字神经网络》,Prentice-Hall (1994);“主成分神经网络”,John-Wiley (1996);“生物特征认证:一种机器学习方法”,Prentice-Hall (2004);和“核方法和机器学习”,剑桥大学出版社(2014 年)。他曾担任《VLSI 信号处理系统》杂志的主编。他撰写和合着了 500 多本技术出版物和大量教科书,包括《VLSI 阵列处理器》,Prentice-Hall (1988);《数字神经网络》,Prentice-Hall (1994);“主成分神经网络”,John-Wiley (1996);“生物特征认证:一种机器学习方法”,Prentice-Hall (2004);和“核方法和机器学习”,剑桥大学出版社(2014 年)。“主成分神经网络”,John-Wiley (1996);“生物特征认证:一种机器学习方法”,Prentice-Hall (2004);和“核方法和机器学习”,剑桥大学出版社(2014 年)。“主成分神经网络”,John-Wiley (1996);“生物特征认证:一种机器学习方法”,Prentice-Hall (2004);和“核方法和机器学习”,剑桥大学出版社(2014 年)。 
 
 
IEEE 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张锐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杰出讲座教授(中国深圳)
 
演讲题目:可移动天线(MA)辅助无线通信:机遇与挑战
 
张锐博士(IEEE Fellow、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在新加坡ASTAR信息通信研究所担任研究员。自2010年起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并于2020年被任命为教务长讲座教授。现为中文大学理工学院校长勤奋讲座教授。香港、深圳。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无线信息和电力传输、无人机/卫星通信、智能反射面 (IRS) 和可重构 MIMO。发表论文500余篇,被引用8万余次,h指数130以上。曾获IEEE信号处理学会最佳论文奖等。担任TWC、TCOM、JSAC、TSP、TGCN等多个IEEE期刊的编辑,并担任30多个国际期刊的TPC联合主席或组委会成员。会议。2019-2020年担任IEEE通信学会和IEEE信号处理学会的IEEE杰出讲师。  
 
 
IEEE Fellow
李宏伟教授,中国电子科技大学
 
李宏伟 (IEEE Fellow) 获得博士学位 2008年6月于中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安全系主任、教授。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S. Shen教授。他是《Enabling Secure and Privacy Preserving Communications in Smart Grids》(Springer,2014 年)一书的唯一作者。他发表了 80 多篇技术论文。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网络安全和应用密码学。,Dr. 李获得IEEE MASS 2018和IEEE HEALTHCOM 2015最佳论文奖。他还担任/担任ACM TUR-C 2019、IEEE ICCC 2016、IEEE GLOBECOM 2015和IEEE BigDataService 2015的技术研讨会联合主席,以及IEEE INFOCOM、IEEE ICC、IEEE GLOBECOM等多个国际会议的技术程序委员会、IEEE WCNC、IEEE SmartGridComm、BODYNETS 和 IEEE DASC。他是 IEEE 车辆技术协会的杰出讲师。

该学术会议为网页翻译,学术会议内容可能会有差异,一切以官网为准-会议官网:http://www.ichst.org/
按检索机构查询学术会议:
SCI EI CPCI CNKI Scopus Inspec IEEE Xplore Scie